第四章,再世为徒(2 / 2)

这回没话了,这特么脑洞太大了,一时间接受不了……李锐老老实实站着桩步练了一上午呼吸。

接下来的日子里,金山村不知道哪股风刮出来的,说老谭会算命,慢慢的有人牛走丢了找他掐算掐算去向;有姑娘相亲拿捏不定主意,找他掐算掐算姻缘合不合。老谭每次阴阳水火五行八卦地鬼扯一气,竟然大家觉得十句得有六七句是准的,附近几个村也传开了,于是老谭竟然有了一些名声,然后确实挣了不少外快,一咬牙给李锐家门口的懒汉市买了两幅青石桌凳,张二棍开着手扶拖拉机去拉回来的,于是金山村的懒汉们打牌更起劲了,王彩云也给添了个彩头,从家里扯了一根电线挂到树上,装上一只带罩的灯泡,大家都说要给李锐家赞助电费,王彩云摆摆手说:“这点钱俺家还出不起了?恁玩恁的牌,俺就想看热闹的。”不仅树底下安了灯泡,还把19寸的彩电搬到小卖铺门外。

李锐家门前这一块空地临着村东边的大路和村里主街,俨然成了村民活动广场,天气热,家里待不住,每天晚上村里的汉子、妇女吃完饭都要来小卖铺门口溜一圈,拉拉呱,看看电视,孩子们围着大树跑来跑去,一直到差不多晚上十一点才散场,李锐家的小卖铺生意无形中好了很多。李锐根本没想到母亲作为一个农村妇女从06年就有了粉丝经济这种想法,还培育上用户群体了。

有一天李锐搬着小马扎坐到老谭身边小声告诉他:“老谭,给你说,我其实也是穿越来的!”

老谭从躺椅上翻过身“啪!”就给他一巴掌,说:“老子早看过你,你是怪像你师爷,但你这一身气象,可不是别处来的,一看就是金山村里长出来的!还想蒙我,滚吧!”

李锐撇撇嘴,心说告诉你一个发财的机会,你不珍惜,起身灰溜溜走了。

隔天又跑到老谭家,贱兮兮地坐到老谭身边问他:“老谭,跟我说说,这个气象是什么?”

也不怪李锐跟这个老流氓学会了谄媚,主要是老谭教的东西,身体变化大,有时被自己吓到了,但老谭相当淡定,大部分时候说两句话就打发了,有时给李锐身上这里拍拍那里打打似乎很满意。

老谭最近跟上门找他算命的人鬼扯惯了,装模作样地说:“嗯,这个气象啊,本质就是气,气是什么?你可以当成是源头,你自己就是一团气;金木水火土,不是实物,而是气的样子,那叫什么来着……对了,形态!”

“火是什么,火不是东西烧了,是气的腾、放、扩、发,所以你嘴里长个燎泡就叫上火。”

“气象嘛,每个人的精气神不一样,说白了就像北方人南方人不一样,蒙邑县和苍岭县的人其实也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两个蒙邑县的人能找到一样的地方,你练到后来,就自然看得很细。”

老谭自从算命占课(鲁南话讲占卜)的生意规模扩大以后,越发穿的人五人六了,阔气了不少,每天下午到懒汉市打牌,都要散一圈烟,现在也不卷烟叶了,都是直接从李锐家买的白将,这个烟劲儿大,过瘾,老烟枪尤其喜欢,当然王彩云都是成本价给老谭,不赚什么钱,图个心安。

李锐暑假没别的事,隔三差五的去老谭家,一天到晚就只有吸气呼气吸气呼气,渐渐忘了怎么刻意去练,慢慢的他的呼吸变得很悠长,腹腔随着吸气呼气自然地膨胀收缩,藏在衣服里面已经看不出来变化的幅度了。

他惊异地发现自己体力变好了,绕着北山跑一圈得有七八里路,竟然也不喘;力气变得很大,反应也很灵敏了,脑子似乎都变得好使了,不知咋的,就连原本泛黑的肤色都变白了一些。

到这一步,也快开学了,老谭告诉李锐:“这算是上路了,你师爷传的东西,是这世上失传了的,从你师爷又开始有,但要让你的手脚脊椎和呼吸配合起来,我有个方便法门。”

老谭打了几趟单式,又打了一个小套路,告诉李锐:“这个是心意拳的单把,再加几个桩步,能协调脊椎手脚,记住了,遇见别人问,你就说练心意拳出身。”

“你师爷传下来的东西,切记保密,不可落到怀璧其罪的地步,也不可传外人,你记住,非有气运者不可学,学了扛不住会被压死!”

李锐虽然很怀疑这种“被压死”的说法,但还是点了点头,老谭逼着李锐发誓让他遵守代代单传的规矩。

暑假最后的一个星期,他开始光着膀子在自家院子里练心意拳单式,大黑狗每次在院子里跟着李锐上蹿下跳地,反倒是它最兴奋,以为李锐跟他一起玩呢。

每次练拳李锐全身骨节肌肉随着呼吸伸展又拧转收缩,随之节节催动,节节发劲,老谭说这种单式拳讲求心意六合,与师爷所传道艺甚合,因此拿来当做方便法门,以协调呼吸和肌肉筋骨。

学艺并没有完全耽误李锐的发财大计,作为一个老牌电商运营,统筹规划是一个常规操作,他为家里创收增收的决心依旧如此强烈,于是在一在吃晚饭的时候,李锐一边嚼着鲁南大煎饼一边跟王彩云说出了他经过深刻思考的计划:“妈,你最近去乡里提货看到没,乡里又在建新瓷厂,以后咱们清河乡可能会有不少瓷厂哩。”

“你上你的学,恁妈就是穷死,也不指望你挣这点工资!”王彩云以为李锐又动起了去瓷厂打工的心思,她拍了拍儿子的头,说:“等俺儿考上大学,是整个村东头最有学问的后生,到时候得跟那些城里人一样坐办公室的,再说了,跟老谭学个几年,不上大学也是个先生了,躺在家里就有人找你算命,有人给你送钱,到时候咱家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李锐没想到他妈会有这种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维,真想点个赞,而王彩云的眼睛里冒着金光,仿佛看到了大把的钞票,但她想一想又跟李锐说:“我儿也不能太折腾,你看你爹,就太折腾了,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弄大车,少挣点钱不行么?叫他一天跑一趟他非得跑三趟,我就知道他得出事儿呜呜,我该死我木劝住他呜呜,呜呜呜......”

李锐一拍脑袋,赶紧劝导:“妈你可别哭了,我跟你说怎挣钱的事儿,俺爸肯定保佑咱娘俩挣大钱哩!”

王彩云顿时止住了,擦擦眼泪说:“你又出什么主意,是不是老谭跟你说的?”

李锐苦口婆心地说:“不是,那书上都写了,流量就是钱,你看过没有,乡里那两家大瓷厂建起来了,肯定要招人,南边三个村东洼崖、双柳庄、南柳庄,加上咱村,你算算有多少闲人,到时候这些人都去乡里瓷厂干活,都得从咱们家门口过。”

王彩云还没反应过来:“过就过呗。”

李锐放下筷子,真想说他妈是猪脑子,但是他不敢,不然他爹的棺材板就要盖不住了,他只好倒了一碗茶水,喝上几口,准备开始他的长篇大论:“妈你还没听明白,开店就得要是人流量,你看这些日子咱们家门口这个懒汉市,这些天热闹了,连带着咱家这个小卖铺的买卖都好了不少。”

“这些去瓷厂打工的人,天天得走一个来回,这就是咱们家的固定人流量,那书上都写了,得做市场细分,要么满足所有人的单一需求,要么满足单一人群的所有需求。”

“你看这些人要去瓷厂,挣的钱比种地多,他们都有钱买摩托车,到时候干一天的活,累不累?想不想买点饭菜回家吃?想不想买两瓶啤酒回家喝?”

王彩云不解:“咱家有啤酒,就是卖的不多,咱村的老头喝白酒多……”

李锐又遵循善诱:“妈你看,到时候走路的人多了,买东西的就多,你除了小卖铺,再加几个别的,卖豆腐,卖猪头肉,再卖点煎饼烧饼,每样都少上一点,别弄太多,慢慢的不够卖了再加量,咱们家这个小卖铺以后就不叫小卖铺了,叫超市!小卖铺一个月挣个五六百,到时候咱这个超市能顶三四个小卖铺哩!”

王彩云虽然听不明白啥叫超市,但她多年经营小卖铺的经验告诉自己,这事儿能成,但想到一件事儿她犯了难,问李锐:“做豆腐,又得煮猪头肉,还得做烧饼,烙煎饼,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李锐说:“这没事儿,饭得一口一口吃,你忙不过来就找顾大娘帮忙,开工资,等到再忙不过来的时候,再加人。你看,第一步,咱们得先把小卖铺改造一下,过道这一间小平房就别用了,干脆和小卖铺这间打通,大门在南边围墙那里重新开一个就行,反正南边也临着大街,然后这两间屋里多摆几个货架,你去县里乡里多进点货,五金农具塑料桶洗头膏碟子碗什么的,还有那种电风扇啦这些小电器,再有就是整箱的酒水饮料,到时候我列一个表出来,咱把这几个货架都填满,货就齐全了。”

“第二步得从咱们大平房的屋山头(鲁南话讲房屋的侧边)那里搭一个棚子,里边摆上两个柜台,先上豆腐,不用上很多,一天卖两盆豆腐咱也得多挣二十块钱,卖豆腐要是天天卖的好,你再寻思去县里屠宰场进货,去买猪头和猪下水回来自己煮,调料我能找到配方,这些要是都上了,再卖烧饼煎饼什么的,那就是个添头。”这年头烧饼还能卖,煎饼的话家家户户都自己烙,没什么市场。

王彩云听得豁然开朗:“儿呀,你怎知道这么多,都赶上恁爹了!”

李锐见她又要提起老爹,赶紧说:“那书上都有写的……”

王彩云眉开眼笑地夸道:“还是俺儿有学问。”

李锐松了一口气,终于说通了,他又想到,更多瓷厂开工了,路上的人就多了,应该不会再有短路抢劫的了。

王彩云也是金山村做买卖的一号人物,十分有魄力,娘俩商量完细节后,第二天马上在懒汉市召集人手,懒汉市的老头青年们,有不少是干泥瓦匠或者小工的出身,十里八乡的有人家盖新屋就去干活挣钱,没活了就在懒汉市打牌。李锐家这个“旧房改造”工程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很快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泥瓦匠——李锐他二大爷作为大总管,这也是乡村泥瓦匠队伍的常规方案,不管红白喜事还是盖新屋这种大事必然要有大总管,二大爷作为大总管掌握财务,安排人手。村东头与李锐家有来往的庄邻基本都来帮忙了,懒汉市的老少爷们也都来帮忙了。

这时候李锐离开学只有一个星期了,也得在家干活,缺什么补什么,没有人搅拌水泥沙子李锐就得上,没有人推小车送料了,李锐也得上,农村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不过李锐觉得最近身体素质好了,干这些活异常轻松,上一世可没这个机缘,莫名其妙成了有修行在身的人。

二大爷除了安排张二棍来着手扶拖拉机运送物料,安排村里青年大工王磊带头拆墙,还安排了村里唯一的先生——老谭,来给看了看风水,老谭装模作样地定了院墙重新开门的尺寸和方位,还做主把李锐家原来过道的大门封了,只留一个很大的窗户,一个原有小卖铺的门。他告诉王彩云说,做生意对外的不能有两个门,不然一个进一个出,不存财,但是可以留着小平房和家里通过的门是可以的,表示财进家了,众人深以为然。

连顾大娘也来帮忙和王彩云一起蒸包子,乡村盖屋是要给大工小工提供伙食的,这个小工程由于参与人数很多,两天就完成了,大家看着粉刷了墙壁、改了门窗的小卖铺焕然一新,觉得这才配得上晚上的热闹。

等到做完这个工程,李锐开学的日子也就临近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